“稻米,在汉语中,不只是一个名称,在‘高产水稻之父’袁隆平看来,这个词的重要含义只有一个:生命。”
这段来自美国《基督教科学箴言报》的话,道出了袁隆平这一生和水稻不可分割的关系。
1981年6月6日,38年前的今天,对视水稻如生命的袁隆平来说,是一个“大日子”。
这一天,当时的国家科委、农委在北京联合召开授奖大会,授予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特等发明奖。
多年来,有关杂交水稻的争议不时出现,袁隆平的应对方法永远只有一条:下田实践。
“在田里,人的身体上半截被太阳晒着,很热。腿在田里冷水中泡着,很凉。但我们每天都要拿着放大镜,一垄垄、一行行、一穗穗,在成千上万株稻穗里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株,那真的就像是大海捞针。”
2020年,袁隆平表示,“我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,我觉得身体还可以,脑瓜子还没糊,所以说我还可以继续工作,我还可以鼓起勇气继续干下去,‘90后’一直搞到就是‘100后’。”
2004年《感动中国》给袁隆平的颁奖词曾写道,“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。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,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;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,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,淡泊名利,一介农夫,播撒智慧,收获富足。他毕生的梦想,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。”真可惜,这么一个心怀理想,贡献于人类的人走了。
袁老走了,已成事实,他不仅留下了“杂交水稻”,更留下了我们这个国家的精神食粮。孔子说“兵,粮,信”,袁老不仅让我们吃饱了饭,还表率了“实践出真知”的做事态度,更是践行了“为人民服务”的理念。不仅是农业,还是工业、信息产业,以及各行各业都应学习袁老“下田实践”的精神:不怕吃苦有目标,想干愿学有思考。这不仅是我们中华56个民族精神上的“水稻”,更是我们喂养下一代,下两代以及所有后代的“教育粮食”。
什么样的教育?
教育是一种影响,更是生存的需要。经常看动物世界的人会知道:在大草原上,狮子和野牛是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,同时也是食物链中的竞争关系。狮群会捕杀野牛,野牛群也会袭击狮子,没有哪个种群中的幼崽不是在这种关系中生存下来的。幼崽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适应这种关系才能活下来,这是自然法则给动物的教育,是现实的教育。
当然,我并不是在此推崇“丛林法则”,因为我感觉“丛林法则”这个词多少有点“强者生存,弱者该死”的态度,是带有极端的、自私的、狭隘的、缺乏思考的“大棒与糖”的政策。我想表达的是:我们的教育不应该脱离世界大环境,“丛林法则”是不可取的,“喜羊羊与灰太狼”式的“伪自然关系”也是不可取的,那种“跪舔、自我矮化、下贱”的教育更是要不得。主动争取生存的权利才是教育给后代的应有影响,我们中华文明不简单地把这个世界归结为捕杀与被捕杀的丛林关系,我们中华文明是精卫填海、夸父追日、后羿射日、愚公移山、大禹治水、袁老育水稻等等精神的组合与融合。
教育不应该是让孩子们去当是狮子或水牛,只看到食物或凶手;教育应该是智慧的,看到的是整个自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。对于这种关系进行思考和掌握,便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,这就是现实中应该有的教育。这样的教育是启发而不是教条,是一种有责任心的做事态度而不是机械般地执行,是一种企业家精神。
五常市洱稻农业有限公司专业专做稻花香大米,五常优质大米,企业坐落于五常市卫国乡卫国村。五常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,属于地球中温带季风气候,其特点是夏热冬寒多年平均气温为2.5度,1月平均气温-19度,7月平均气温23度,无霜期年平均148天,年平均日照时数2780小时,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。特别的地理位置,寒地黑土,有机含量高,自然水源自流灌溉,所产水稻品质突出,营养丰富,所含矿物质、微量元素等成份明显高于其它大米,是中国大米中的珍品。洱稻稻花香的品种优良,口味香甜,堪称米中佳品。我们企业坚持绿色有机种植标准,不掺假、不添杂,努力打造消费者放心、满意的绿色、健康有机大米。